IMG_3404.jpg  長久以來,總是惦念著你。終於重逢,才知道一直放在心裡的,不只是20年前的你,還有初遇你時,那年輕的我。

  


 

2013.06.23(六)

快20年前,曾在前輩同事的帶領下走過蓮花池步道,在池邊民宿度過一夜。多年來,我常跟伙伴提起這個池子,我總說,這是我山林之行的起點,真想讓你也看看。「真的嗎?然後呢?」伙伴總是興致高昂的問。沒有「然後」了。那時的我,其實不喜歡大自然,只記得自己在彷彿無盡的上坡中不停哀嚎,那個夜晚,我們在池邊談天,但我想的全是紅塵俗事,巴不得盡快離開。池子到底長什麼樣子呢?很難想像現在相機幾乎不離身的我,連張當時的相片都沒留下。留下的只有心中那個模糊的印記。

在中橫的迴頭彎停好車,步道入口就在公路旁。8:33,出發,此處海拔680m。

IMG_3264.jpg  

蓮花池步道並不長,單程3.6k,上升500m海拔。這數字感覺並不困難啊,為什麼自己對20年前這趟行程的印象竟只有「艱苦的陡坡」?

IMG_3265.jpg  

步道非常平緩,沿著大沙溪前行,依稀記得20年前還有農民駕著碰碰車穿梭其中運送農產品。但如今落石與倒木處處,道路受損嚴重,山中的幾個農墾區也早已撤村。

IMG_3266.jpg 

IMG_3267.jpg  

IMG_3268.jpg 

IMG_3269.jpg  

IMG_3270.jpg  

400m後,8:42,清溪吊橋。看著吊橋另一端崩塌的山壁,和經過連接修復,像是隨時又會斷掉的的吊橋,我心裡只覺得毛骨悚然。有點想回頭算了啊,萬一進得去出不來,可如何是好?但快20年了,我第一次離心中的那池水這麼近!於是硬著頭皮踏上吊橋。(回家後查資料才知道,吊橋是在2012年6月的豪雨中損毀)

IMG_3273.jpg  

吊橋的後段,只有肩寬,搖晃得非常厲害。目前吊橋限重只有300kg,以前是可以通行機車與碰碰車的。

IMG_3275.jpg  

清溪吊橋之後,步道仍舊平緩。

IMG_3277.jpg  

9:07,1.4k,右轉九梅吊橋。直行原可前往梅園與竹村,但2012年8月颱風後,步道受損嚴重,已經封閉。

IMG_3279.jpg  

九梅吊橋橫跨陶塞溪,橋面堅實,走來十分有安全感。但我忘了找找「九梅」之名的由來~據說在橋邊的九棵梅樹。

IMG_3282.jpg  

IMG_3283.jpg  

IMG_3287.jpg  

過完吊橋,平坦道路結束,開始爬坡。

IMG_3288.jpg  

原以為經過這些年的訓練,走這段上坡應該不至於像當初感到痛苦了。大錯特錯,我一路噓累累的,幾次連伙伴的背影都見不著,直到步道旁傳來山豬的吼叫和躁動聲,她才因為害怕甘願等我。

IMG_3289.jpg  

一直納悶自己怎會如此不濟?但仔細一算,從步道口至九梅吊橋一路平緩,全無上升海拔。步道的最後3、400m也是平坦的從池子上方經過。所以500m海拔的上升,全在之中短短1k多。難怪,20年後,我殘存對蓮花池的印象只有「好陡」!

IMG_3294.jpg   

IMG_3303.jpg  

10:27,終於爬完陡坡。由這兒可以望見對面山頭的角階。角階下方正是陶塞溪和小瓦黑爾溪的匯流處,因為溪水的侵蝕與堆積形成角階,再因溪水的向下切割與地殼的隆起,使得原本在水邊的角階抬升到海拔1303m高的地方。太魯閣族人曾在其上建立給揚部落,現已遷離。

IMG_3306.jpg  

往遠處看,後排山頭的崩壁氣勢驚人,研究了地圖,不知是否是北二段的無明大崩壁?

IMG_3310.jpg  

步道的最後3、400m,又是一路平坦。

IMG_3312.jpg  

10:39,往右側看,下方就是蓮花池。

IMG_3316.jpg  

我們再往前行,尋找有沒有切到池邊的路跡。

IMG_3319.jpg  

沒找著明顯的路跡,只好硬切。一路都是多刺的植物,好在我們是標準的登山穿著,並不困擾。

IMG_3322.jpg  

IMG_3324.jpg  

IMG_3326.jpg  

IMG_3327.jpg  

IMG_3328.jpg  

終於來到池邊,伙伴直呼「好美」!這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唯一的天然湖泊,海拔1180m,池面積近1公傾,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蘇瓦沙魯部落的所在地,日治時期被稱為天潭,後因池中佈滿蓮花,改名為蓮花池。

IMG_3330.jpg  

IMG_3331.jpg  

IMG_3333.jpg  

IMG_3334.jpg  

IMG_3335.jpg  

我無論如何都想不起快20年前,這池子到底是何模樣。那時應該是佈滿蓮花的,池邊似乎是亂紛紛的植物?那個夜晚我們坐在哪塊石頭上談天呢?

IMG_3363.jpg  

IMG_3364.jpg  

IMG_3366.jpg  

IMG_3368.jpg  

IMG_3373.jpg  

快20年前在池邊的我,並不懂得享受大自然。腦袋空空,但滿腔熱血,滿心抱負,急於回到紅塵打拼。但如今呢,青春不再,心亂如麻,你卻似乎比以前更加清幽,更顯寧靜。如今的我,只願能在這兒靜靜地待著,能多久,便多久。

IMG_3375.jpg  

IMG_3376.jpg  

IMG_3377.jpg  

IMG_3378.jpg  

IMG_3381.jpg  

日頭實在太烈,我們原想在池邊沏一壺茶,但恐有中暑之虞,只好先散散步,等會兒再去找蔭涼處。

IMG_3382.jpg  

IMG_3384.jpg  

IMG_3386.jpg  

IMG_3387.jpg  

IMG_3388.jpg  

我們在池邊拍了很多相片,再過20年,如果你問我「然後呢」,我可以讓相片為我說故事。

IMG_3340.jpg  

IMG_3343.jpg  

IMG_3390.jpg  

IMG_3391.jpg  

IMG_3395.jpg  

IMG_3397.jpg  

IMG_3402.jpg  

IMG_3403.jpg  

IMG_3406.jpg  

IMG_3357.jpg  

IMG_3359.jpg  IMG_3361.jpg  

大約停留1個小時,回步道往前探探。

IMG_3407.jpg  

IMG_3409.jpg  

IMG_3412.jpg  

IMG_3413.jpg  

IMG_3414.jpg  

由這棵樹旁接回步道。但下次再來,他也許不是這副模樣了,也許沒法做為下切點的標記。

IMG_3417.jpg  

IMG_3418.jpg  

回到步道,繼續往前。

IMG_3421.jpg  

我們在這排房舍旁煮水午餐。原以為這兒是盡頭了,回家後查資料才知道再往前還有廢棄的房舍與教堂。那兒應該才是我快20年前過夜的地方,可惜這趟錯過了。

IMG_3422.jpg  

這兒已經沒人居住了,國家公園在2006年已經完成土地徵收,讓這兒回歸自然。

IMG_3425.jpg  

我們約在12點半回程。這一日還得開車趕回台北。

IMG_3430.jpg  

IMG_3437.jpg  

IMG_3442.jpg  

IMG_3445.jpg  

IMG_3447.jpg  

IMG_3449.jpg  

這坡啊,上坡時噓累累的,下坡時更是苦不堪言,膝蓋的痛,真是痛徹心肺。

IMG_3452.jpg  

IMG_3455.jpg  

IMG_3456.jpg  

13:38,回到九梅吊橋。

IMG_3458.jpg  

IMG_3460.jpg  

由九梅吊橋俯瞰陶塞溪。

IMG_3462.jpg  

IMG_3465.jpg  

IMG_3466.jpg  

土石崩塌,原本路徑外側的欄杆,反而變成在內側。

IMG_3467.jpg  

IMG_3470.jpg  

14:03,清溪吊橋。

IMG_3471.jpg  

IMG_3473.jpg  

小瓦黑爾溪與陶塞溪匯流處。我鼓起勇氣在橋上停留,想跟橋下的溪水說說話。從這兒往陶塞溪上溯28k,會回到他的源頭~南湖大山。滾滾溪水啊,請保佑我能站在你之源,目送你由涓滴細水,日漸強大,滾滾而下。

IMG_3476.jpg  

匯流之後便是大沙溪。大沙溪將在天祥注入立霧溪。

IMG_3477.jpg  

 

IMG_3478.jpg  

IMG_3481.jpg  

回程短暫受阻於白沙橋的交通管制,看這整片山壁的崩塌,再想到剛走過的清溪吊橋,大自然的崩壞,讓人驚心!

IMG_3489.jpg  


 

IMG_3362.jpg  伙伴以為,他會看到的是被我的記憶所美化的醜醜小池子,她說,「我沒想到這兒這麼美」。其實我也這麼想。這不是我記憶中的池子,他比我記憶中的更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中橫 蓮花池
    全站熱搜

    cc18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