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玉山前五峰我將要進出五趟才能完成。一趟一座,好哀怨的腳程啊。。。。。
2015.09.26
在南二段和玉山北峰近距離觀賞過玉山東峰後,對鹿野忠雄筆下那「四面峭壁立如方糖」的玉山東峰就念念不忘,於是與John哥和如子姐再度相約,促成這趟行程。一樣希望是三天兩夜,希望頭尾兩天進出,第二天就可以不摸黑,非常悠閒地悠遊主、東峰。可惜,要抽中一晚排雲已屬不易,最後還是得縮短行程為兩日,預計第二天摸黑往主、東峰後隨即返程。
因為新中橫公路夜間管制之故,下班後才從台北出發的話,沒法摸黑來到塔塔加。所以我和伙伴還是按往例,凌晨兩點多從台北出發,五點多在水里早餐後,在七點管制一開放後上山。
7:56,在東埔山莊外停車場停好車,阿里山山脈前後已有雲層飄動。經驗上來看,在停車場看雲,就估得出這一日大致的天氣應該會像上一次來北峰時一樣,免不了午後雷陣雨吧!(仔細看相片最左方,山的稜線邊的雲,好像有張臉)。
8點多,在排雲管制站與前一天下午先上山的John哥和如子姐會合,搭乘接駁車來到塔塔加登山口。大約8點半出發。這是出發時由登山口望小南山與南玉山稜線。
John哥和如子姐跟我們腳程相當,一樣愛拍照,一起相伴山行多次,走來完全沒有會被隊友海放的壓力。所以這一趟還是一樣,慢慢走,賞山、賞花。山油點草。
9:01,1k。
9:18,1.5k。
廁所旁回望鹿林山方向。隨著麟趾與鹿林慢慢退出視線,漸漸有了深入山林的感覺。
與上次走這段路才隔3個月,怕自己拍了與上次一模一樣的相片,於是捨棄平時上山常用的廣角鏡,特意帶了很少出動的中望遠。結果,這一比較,才發現兩支鏡頭的「個性」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9:34,2k。
遠遠聽到如子姐喊「讓路」,原來是為排雲運補的重裝列車,趕緊讓路。
這張的亮點不是我,是左方,遠處的如子姐。很難得會遇到比我們還愛按快門的同伴。
9:51,2.5k。
2.5k後又遇到排雲的運補隊伍。我們在排雲的物資就是這樣運補上山的,無論吃的、用的,都要感恩啊!
10:31,3.5k。
10:47,4k。
11:01,4.5k。
4.5k過後不遠,步道有很明顯修補過的痕跡,感覺仍是個易崩塌路段。
11:26,西峰觀景台旁廁所,先解放再到觀景台休息。第一次注意到廁所還有門牌!
11:30,5k。5k的里程樁就在觀景台旁。老樣子,在這兒大休,午餐。
觀景台後不遠,一段之字坡陡上,這段之字坡是登山口到排雲的8.5k中最陡的一段。
John哥和如子姐遇到了他們前一晚住宿東埔山莊時同房的山友,他單攻已要下山了。
這趟遇到霧,才知道這片鐵杉林在霧中最美。謝謝John哥殿後拍下我們在迷霧森林中的身影。
12:35,伙伴前方的棧橋旁有著「注意落石」的指標。應該就是這路段,大約5.6k的地方,在2016年7月8號的尼伯特颱風後,整個順向坡崩落,連路基也崩得不見蹤影,這段步道也不得不暫時封山。
一個颱風,整個玉管處的步道幾乎全數封閉(颱風過後到記錄的此時一週,只開放了玉山前峰)。山友KaiChi感嘆著說「好在我們都有在年輕力壯時多走走」,這「年輕力壯」只怕說得是山路,而不是我們自己。人們總說「山永遠都在」,這話沒錯。只是,上山的路不一定在。這其中的感嘆,不爬山的人就不容易明瞭。
13:09,6.5k。
我們還沒到排雲,在這兒遇到重裝列車已完成運補返程下山。好強!
以前曾聽聞山友遇過猴子在峭壁上拿石頭丟下邊的人,所以我都不貼著峭壁休息。但第一次經過這兒的如子姐太開心了,還是忍不住貼著峭壁拍了相片。
13:41,7k。
7k後不遠處拍的,好可愛。
7k之後,偶而飄些霧雨,我們一直在要或不要穿雨衣間掙扎。穿了怕熱,不穿怕濕。好在雨始終沒有落下。
13:58,7.5k。
原本一直希望這一日到排雲後能隨即造訪西峰,在最後1k,就知道在體能上已經不允許自己造次了。
我們在2點半多到達排雲。報到時,管理員一看我們的入山證寫著「玉山東峰」,馬上下禁足令,因為杜鵑颱風可能即將襲台。我們出發時便知道有這颱風,原本預計在我們下山後他才會影響台灣,怎知才上山半日已有變化。於是,在管理員的勸說下,我們放棄了東峰。John哥和如子姐沒登過主峰,明日只登主峰。我和伙伴則想拜訪沒去過的西峰。
15點左右,安頓好床位,陪如子姐到管理室借用頭盔。登主峰時,最好要帶頭盔比較安全。
這一日晚上,還有秀傳醫院的醫療服務隊上山,我們湊熱鬧測了血氧,安全!
吃飯時認識的山林前輩張大哥,聽他說了好些山林趣聞,真是幸會!
謝謝如子姐的相片,雖然不是把我拍得特別美(這是不可能的),但不知怎麼,我就是特別喜歡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