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為了遷移和通商,原住民走過;為了征伐和管理,日本警察和軍隊走過;為了開發電力輸送,中華民國政府走過;現在,說不出所以然的我,也走了半回。



2009.07.25(六)

如果你問,要爬百岳要從何入門啊?除了合歡群峰外,多數人會回答你:奇萊南&南華山。想走一趟這兩座山,計畫了超過一年,因為各種原因延宕,好不容易終於成行。而且,除了健腳表弟小彥外,這次老友CFO也不小心「誤上賊船」。

要爬奇萊南&南華山,一般會由廬山上游的屯原進入,走13多公里的能高越嶺道西段到達天池山莊,以此為基地攻兩座山頭。(圖中上方的是合歡越嶺古道。圖片出處:『台灣的國家步道』))



清晨5點,從台北發車,大約10點半多,到達屯原登山口。出發。
從停車處至登山口大約有兩三百公尺,以往的登山口因土石崩落,現在都是從原登山口上方切入。



能高越嶺道在日治時期就是很受歡迎的登山越嶺道了。昭和時代的越嶺健行者,一般會在霧社過夜,翌日開始徒步橫越中央山脈。現在的登山客則多先夜宿廬山,像我們這一隊當天上午從台北出發,近中午才入山的不多。



能高越嶺的路線最早是由賽德克族所開發。他們在偶然的狩獵過程發現通往東部的路徑和可居住的曠野,於是部分族群慢慢遷徙至東部。後來亦經由此路徑往返中央山脈兩側,和花蓮的阿美族人交易物品。



所謂「能高越嶺道」則是自1917年9月起,日本總督府為了「理藩」,分別由東西兩側開通,1918年1月完工,並在各重要據點設立駐在所。西起霧社,經櫻(春陽)、富士(廬山)、屯原、尾上(雲海)、能高(天池)等地到海拔3307公尺的州廳界。東段則由初音,經銅門、天長山、奇萊溪等地到奇萊南峰東邊的州廳界。這是能高越嶺最初的路線,又稱「能高越嶺舊道」,也是今花蓮縣吉安鄉西寧寺路旁之「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上所記載的。
1925年,能高越嶺東段修改路線,越嶺點改在能高北峰(南華山)和能高主山間的鞍部,路線雖變長,但較原越嶺點低500公尺,較為平緩易行。這就是現今一般登山隊伍走的縣界(光被八表碑)、經檜林、奇萊、磐石、銅門到初音的路線。因此,能高越嶺道成為日治時期所開鑿橫越中央山脈主脊的越嶺道中,最平易近人的一條。
(圖片在雲海保線所拍攝)




1943年起,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便已著手興建東西聯絡道,預備將木瓜溪流域初音、銅門等電廠所產出的電力西送。1950年,中華民國政府獲得美援,繼續完成日治時期東電西送的工程。這條輸電線路,便是沿著能高越嶺道架設,沿路不但巨型電塔林立,每隔一定距離,並設有保線所,能高越嶺道因此成為「電力的萬里長城」。但近年來東部用電增加,無多餘電力可輸出,東西向輸電線不再使用,沿線保線所多被燒毀。東段又因台電開發木瓜溪水力發電計劃,興建奇萊壩、天長壩、磐石壩等7個水壩,施工道路破壞古道,而使能高越嶺道僅有屯原到五甲崩山間約27公里保持完整。(目前台電的木瓜溪水力發電計劃宣告停擺,所有道路呈荒廢狀態。)



能高越嶺道不但有歷史人文的意義,還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因其穿越丹大野生動物棲息區,林務局還特別立了告示牌,提醒大家注意環境保育。



古道沿著塔羅灣溪上行,沿路經過許多吊橋。



到底有幾個呢?去的時候惦記著回程時要好好數一數,哪知回程時是氣急敗壞的趕路,完全忘了這回事。(野樵登山社因此變成我的拒絕往來戶)



從屯原登山口至天池山莊的13點2公里,只有上升800公尺的海拔。原以為這麼平緩的上坡走起來應該不至於太累的。所以剛開始走時,臉上盡是笑意。



但這趟行程不知怎麼的,我和Mei都覺得背包怎麼揹都「不順」。跟上次雪山差不多10公斤的重量,但這次只走了一兩公里,肩膀就開始劇痛。好不容易走到位在4.5K的雲海保線所時,就覺得已經被背包壓得喘不過氣了。



大約12點半到達雲海保線所,吃午餐。雲海保線所原是日治時期的尾上駐在所,1930年霧社事件時被焚燬,後移址於原處西邊約1公里的尾上山稜上重建。1950年後,更名為雲海保線所。之所以名為「雲海」,是因此處展望佳,冬季可觀賞能高連峰積雪的山頭,夏秋兩季則常有雲瀑和雲海景觀。可惜,今天沒有雲海!這是幾次爬山中我最期待的景色。



肩膀的疼痛才稍緩,又得出發。



從雲海保線所到天池山莊還要走13170步,媽呀!




這兩天的路程,CFO、Mei和我幾乎一直是走在隊伍的最後。我原本腳程就慢,又想仔細體會一下週遭,實在沒法和其他人一樣,被領隊帶著急行軍。在CFO身後的是負責壓隊的可憐人,兩天來他都被迫默默跟在我們身後,辛苦他了。



對我而言,爬山的意義很多時候在於放鬆的體會周遭。平常,為了工作緊張,我沒有一天不胃痛,沒有一天不做惡夢,也說不出每天上下班的路旁種的是什麼樹,或有些什麼花。如果上山也要急行軍,何不在家睡覺就得了?在不耽誤既定行程的前提下,我希望能感受身旁的二葉松、



小白頭翁和許多來不及記錄、不知名的花、




霧氣、



甚至崩塌的路面



我們得從相片右下方的吊橋經過,無奈到吊橋的路徑崩塌了。



只好高繞。明明目標在下方,你卻得往上走,這種感覺很無奈。



繞過崩塌點,切回原路徑。



終於來到吊橋邊。





能高越嶺道西段最危險的便是6K的大崩壁。



出發前幾天,這兒便一度崩塌無法通過,害我們差點兒無法成行。







整段都是黑色的岩石,非常鬆軟,一不小心失足,可不是開玩笑的。



大體說來,路徑還算清楚。只有一小段落差,還夾著岩壁滲出的泉水,得手腳並用,花點力氣通過。(那段當然沒空拍照了)
























終於度過最危險的一段路!







除了好幾個大的吊橋,沿路也會經過許多這種小溪流和棧橋。



在這麼短的時間鑿出這樣的路徑,先不論政治立場,日本人統治台灣時的確是花了功夫。



路程約走了一半,不但肩膀已經痛到麻痺,腳底也開始痛了,開始時不願耽誤,只有杵著登山杖站著「小休」。



後來實在走不太動,於是在木炭窯遺址卸背包「大休」。但此時我們怕一坐下就不想再動了,所以還堅持「屁股不落地」。



木炭窯多建在駐在所附近,提供駐在所的警備員製作冬天烤火取暖用的木炭。昔日的木炭窯又稱悶柴窯,直徑約2-3公尺,深1-1.5公尺,多設於傾斜的坡地上,以順應地勢推送木炭,選擇的木材以相思樹、九芎最為常見。



休息一下,吃點東西,繼續向前。





休息似乎沒啥效果,步履還是越來越蹣跚。



能高越嶺有許多土石容易崩落的地段。寫記錄的同時,莫拉克颱風在南台灣和南投造成重大災情。我想,大崩壁和這些路徑,應該也都柔腸寸斷了吧。



15:25,好不容易撐到8K。天啊,還有5公里多。。。。



顧不了什麼「屁股不落地」的原則,我直接坐在里程牌上,完全不想動。。。。。



路旁越來越多各種色彩,美麗的小花。


玉山沙參



照照相,



順便喘口氣,



霧氣越來越重,開始擔心等會兒會不會下雨。



能高越嶺成了保線路後,台電曾在部分路段鋪設水泥,以利工程人員進出。不過,現在水泥路段大多都毀壞了。



16點多,開始有點飄雨,穿上外套,罩好背包套。



忘了當時在幹嘛,是看手相,看自己有沒有爬完全程的命嗎?照完這張相,一直與我們「相依為命」的CFO突然拔腿狂奔,把我們拋下了。



每隔一定距離,就看到這種牌子,告訴你這裡收得到手機訊號。不過只有中華電信收得到,而且訊號也不穩定。



路旁看到這台機車,應該是天池山莊用來補給物資的交通工具。如果能發動車子,坐車前進就好囉!



無奈,沒有車鑰匙,只好靠雙腳繼續撐。



霧氣漸濃,周遭的美也越來越朦朧。



感受一下瀑布的清涼,



拖著半殘的身軀,



一步步向前。



山友們把這段路稱為「郊遊路線」,使我們對他掉以輕心了。沒想到會走得這麼累!



好在路旁總有小驚喜,給我們一點動力。



像不像一顆愛心?



台灣百合





不只小花,霧中的鐵杉(應該是吧)也卸下男子漢的蒼勁,有婀娜多姿的美感。



默默向前



一面問自己,「為什麼要花錢找罪受呢?」



大概就為了這種難得的體驗吧?



快步通過晃得厲害的吊橋



四周已是大霧籠罩



17:14,終於來到12.5K,大約只剩700公尺了!



可是,不要說700,就算70公尺,我都不想動了。。。。。



可是,看看周遭,總不能睡在這兒吧?





唉,走吧。。。。



17:22,我們終於踏上此行的最後一座吊橋。



吊橋邊是能高瀑布。



能高瀑布是塔羅灣溪的上游,海拔約2800公尺。



瀑布分三段傾洩而下,總落差達200公尺,是台灣著名的高海拔瀑布。



很想在這迷濛中多逗留,可是又累又餓,所以腳步沒能停歇。









17:30,13K!終於!



我們往右到天池山莊。前方是往奇萊南峰,這是明天要走的路。



17:32,嗚嗚,終於到了。我們進到山莊沒多久就下起滂沱大雨,真是好裡家在,差一點淋成落湯雞。



莊主已經在準備晚餐了,好餓啊!



這次沒有高山反應,看我的食慾有多好!



吃飽飽後,我也睡得超好!不像小彥有輕微的高山反應,不太舒服。隔天聽CFO說她整夜失眠,半夜還下床去發呆。天啊,我太厲害了!







這麼美的一段路,下次我要自己去。早點去,不趕路,慢慢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c1895 的頭像
    cc1895

    譬如朝露~1895

    cc18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