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等待芒花,刻意等到12月才來到這裡,可惜芒草的狀況不如預期。我想,下一次要在東北季風盛起之前過來,這樣可以一面遙望層層的綠色山巒,一面欣賞湛藍的太平洋。
2010.12.04(六)
每年11月底~12月初,是東北角的芒花季,好多年沒有賞芒了,去年底本就想要來一趟,不知不覺錯過時節,今年便一直注意著時機。
今天走的是內寮線→桃源谷→草嶺線,從蕭家莊起登,停好車時已經11點了。登山口旁有公廁,可惜沒水可沖,有濃濃異味。
步道一開始是一段階梯,這是牛擋石。
這樣的階梯讓人聯想到興福寮,但平緩多了。
大約15分鐘的階梯後,視野開闊起來,便是桃源谷到了。
我們剛走完了黑色的內寮線,現在要從桃源谷接紅色的草嶺線,到與綠色的草嶺古道相接的啞口再折返。
桃源谷的感覺有點像擎天崗,是片開闊的草原,很適合闔家大小來這裡曬曬太陽、吹吹風。
11:23,桃源谷前的涼亭小休,我覺得同伴們今天的精神有點委靡不振。
11:30,往草嶺線出發。
穿著白色新鞋的董ㄟ領頭,我們經過一攤爛泥。回程時才知道是走錯了,根本不必經過這一段路。
接回步道後沒多久會看到這條公路,這是上桃源谷最快、最省力的方式。不過我找不到要從哪兒接上這段路,所以還是從蕭家莊走階梯上來。
步道全線都是整理過的石階,平整好走。
美中不足的是今天是陰天,天空灰濛濛的。
牛擋石,有用嗎?牛不會從旁邊繞嗎?
天氣好時,往步道右側向下看,應該可以清楚地看見太平洋,可惜今天能見度不佳。
階梯縫中長出來的小花,好強的生命力。
從桃源谷開始,每1公里會有標示。12:04,1K。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芒花,可惜花況不如預期,應該是來晚了。
畫面中間往右側延伸的山脈便是灣坑頭山,山友們都說有點像趴著的哈巴狗(我覺得比較像大象),狗頭的部分便是桃源谷步道的最高點。
一路上上下下,起起伏伏。
剛從奇萊歸來,這種路真可說是康莊大道。
向上爬這小山頭時,一陣陽光灑下。這段路如果晴天來,顏色一定更美。不過可能會把人曬昏吧。
12:27,我們要爬上哈巴狗的背了。
往左側小丘上望去,終於看見牛了。一路都是牛糞,這是第一次看見製造者。
路旁的牛糞,董ㄟ說很像黑炭麵包。。。。。
左前方隱約可見的小鄉鎮是福隆。
開始爬坡,登上灣坑頭山。
12:41,以為登頂了,原來只是假山頭。小休。表弟今日很憂鬱,一直想打退堂鼓。
繼續向前。
12:45,2K。
12:49,到達灣坑頭山。
這樣有表達「想飛」的意念嗎?
這是桃源谷步道的最高點,海拔616M。
繼續向前。
該給這位爸爸鼓鼓掌!
又一群牛,就在步道旁,像明星般,山友們的快門聲在一旁喀擦喀擦響不停。
13:13,3K。
當初在鋪設這些石階時,真是工程浩大。但說真的,我比較喜歡走泥土路。石階踏久了,腳底板會痛!
13:27,涼亭小休。看表情就知道表弟和董ㄟ已經不想走了,可是預定的目標啞口連看都還看不到!
還是繼續
不知是哪位山友的傑作,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
13:47,4K。
13:50,前面就是啞口了,右前方的之字形下坡可以切往大里。我好多年前跟同事走過草嶺古道,大約就是走到這兒,今天終於把整個路段接續上了。
13:53,和表弟、董ㄟ分道揚鑣。他們不想走回頭的漫漫長路了,想直接從啞口下切到大里,再搭火車到貢寮與我們會合。
我和Mei獨自回頭。
以前不喜歡爬山,跟著同事走草嶺古道幾乎虛脫,曾在啞口望著往桃源谷的路,想說「那好難啊,我永遠都不要去。。。。」,沒想到今日從那一端走來。
往下看,這就是大里。
因為是剛剛才走過的路,我盡量加快腳步,希望速度能快一點,免得表弟和董ㄟ等待過久。
剛經過這裡時沒有牛群,這些牛也不知從哪兒蹦出來,就在石階邊。
沒精神的臉啊。。。
14:42,重回灣坑頭山。
繼續趕路
回桃源谷只剩1.3K了。
15:27,旁邊就是可以直上桃源谷的那條公路了。
也是群不知從哪兒蹦出來的牛?
15:35,回到桃源谷了。
順登蕃薯寮山,海拔456M。背包又變成掛在Mei的胸前了。我的肩痛持續惡化,現在連小背包都揹不久!
桃源谷,在這兒坐坐躺躺,真的很不錯!
躺不到兩分鐘,趕路!
15:50,接上內寮線回蕭家莊。
16:04,回到車旁。比我自己預估得快。
今天的行程一點也不悠閒。路程中遇到一對夫妻,慢慢野餐,慢慢的為自己煮杯咖啡(最好喝完咖啡還能夠躺一下),這比較接近我喜歡的模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