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443.jpg  我把對你的傾慕寄予風,接著,即使閉上眼睛,身體的每個感官都仍可以感受到你對我的應答。感謝你給我這樣美好的一天,給我無遠弗屆的視野、無限飽和的色彩,還有充實且平靜的心。

 


 

 

2014.01.25(六)

夜晚很冷,但我睡得極好。因為在帳篷裡,不受山屋內半夜起床攻頂的隊伍的騷擾,我們賴床至天色大亮才拉開帳篷。山屋後深崛山上,整片純淨無暇的湛藍。IMG_7318.jpg  

清晨氣溫仍低,我們窩在帳篷裡,只探出一點點身子在前庭炊煮。慢吞吞的吃碗稀飯,再細細地品嚐杯咖啡。就這樣,賴到8:35才終於得以出發。

 今早,我們打算先拜訪奇萊南峰,得先爬大約1k的坡前往天池。

IMG_7324.jpg  

 

上次爬這坡時,記得是半夢半醒,氣喘吁吁,隊伍中途還暫停等待我們這群沒用的後段班,而路途中唯一能安慰身心的,是掛在天際的燦爛星光。這次,吃飽喝足,神清氣爽,豔陽高照,才覺得這坡不但比印象中和緩,而且極美。IMG_7326.jpg

IMG_7328.jpg

IMG_7332.jpg

IMG_7335.jpg  

9點,上了稜線。藍色蒼穹之下,綠地毯無盡蔓延。這片綠意,從奇萊南峰經過界碑,一直延伸到能高主峰。IMG_7339.jpg

IMG_7342.jpg

IMG_7344.jpg

IMG_7345.jpg  

大約9:20,抵達天池。IMG_7346.jpg

IMG_7348.jpg  

天池,原名squayan,在賽德克語是「道路的交會點」之意,因為早期由中央山脈東西兩側都有獵徑可到這裡,在秋季野生動物肥美的季節,池邊有如市集,熙來攘往。日治時期,能高越嶺道也是中央山脈兩側的「郵便路線」,在天池南端有個約1坪大的檜木小屋,名為「池の端遞送物交換所」。

因為是枯水季,天池中一滴水也沒有。我在池中央幫伙伴拍照,彷彿置身一幅寧靜的畫中。很難想像時光如果倒流百年,來自各地的原住民好手會在這兒飲酒歡慶、交換獵物;或是來自花蓮木瓜溪畔和埔里霧社的郵差會在這兒喝茶寒暄,交換來自中央山脈兩側的信息。檜木小屋應該還有夯土遺跡可循,但這次忘了尋找,期待下回!(我們回來後不到半個月,風雪冰鎮了山峰。天池積水結冰,看到山友在天池中溜冰的相片,又是完全不同的景象)IMG_7351.jpg  

 拍完照,沒有停留,約9:25,往奇萊南峰前進,由天池至奇萊南峰,距離2k。這一路的山徑,經過南峰岔路,繼續往前直到奇萊裡山,都是這樣平整好走。IMG_7356.jpg  

因為1918年完工的最早的能高越嶺,在天池山莊後,是經由我們剛剛爬坡的路線,經過天池,再向前至奇萊裡山的東南稜越嶺。越嶺後的路線,盡量是在稜線上開路,經過的是奇萊溪水量少的上游,所以不須架設太多鐵線橋,對地形的破壞較少。但是,因為能高越嶺兼具軍事用途與警備道路的功能,以奇萊裡山東南稜作為越嶺點,海拔太高(海拔3307m),導致冬季積雪時間太長,不利軍隊調動。於是,台灣總督府在1924年著手將能高越嶺改道,改成由現在光被八表碑所在的縣界越嶺(海拔2802m),新路線在山腰開路,對地形的破壞便很大。(兩條紅色路線分別是新、舊能高越嶺東段)wu-2.jpg  

 據說,日治時期,日本軍方曾多次在這片箭竹草原進行高山作戰演練,甚至曾打算在這裡放養軍馬,最後是因氣候過於嚴寒而作罷。我看著這樣美麗的綠地毯,無論如何都無法將軍馬馳騁與刀光劍影的畫面與這般寧靜與美麗相互連結。好在這兒夠高、夠冷!IMG_7352.jpg

IMG_7360.jpg

IMG_7362.jpg  

9:44,中間的山頭便是奇萊南峰,登頂的路線一目瞭然。我們待會兒得先下切塔羅灣溪溪源,再一路往上爬。IMG_7363.jpg  

東側,木瓜溪流域。此時的溪谷仍是一片清澈。IMG_7365.jpg  

 開始下切。伙伴的背包看起來很有份量,因為我們把兩人一天份的飲水、糧食、爐具、保暖衣物、救急用品都集中在一個背包。原本是打算輪流揹的,但我這一日持續腰痛,為免情況惡化到影響隔日的重裝回程,背包就一直在伙伴的肩上。IMG_7366.jpg

IMG_7367.jpg

IMG_7368.jpg  

下切到溪谷後開始慢慢往上爬。我即使肩上只有相機,仍是步履沈重、氣喘吁吁。近半年沒上高山了,在3000m以上,各種動作都明顯吃力。IMG_7369.jpg

IMG_7370.jpg

IMG_7371.jpg

IMG_7373.jpg

IMG_7374.jpg  

冷杉林像條圍巾,圍在南峰的脖子上。IMG_7375.jpg  

10:09,叉路口,直行是捷徑陡上,我們取左,採之字形緩上。這樣的坡度已經讓我覺得吃力。IMG_7377.jpg  

登頂的路實際不長,目標根本近在眼前,但就是一直覺得儘管腳不停歇,雙方的距離卻一直沒有拉近。IMG_7378.jpg  

藍天中,潔白新月若隱若現。遇到的山友多是摸黑上山,此時正下山回程。在我們的前面正要上山的,只有一支5-6人的隊伍和一支3人小隊。IMG_7380.jpg  

左望,前面平緩的是能高北峰(南華山),後側右方尖尖的是能高主峰,左方是能高南峰。IMG_7381.jpg  

喘氣,遙望,賞景。登頂途中,就是這三個動作配合著步伐,慢慢向前。IMG_7382.jpg

IMG_7383.jpg

IMG_7384.jpg  

 

走得極慢的好處就是可以從容體會周遭的極美。3人小隊在我們之前,距離似乎漸漸變遠。IMG_7387.jpg  IMG_7388.jpg

IMG_7391.jpg

IMG_7393.jpg  

 10:40,爬到一定高度後,奇萊主北現身。最左尖尖的山頭是奇萊北峰,中央渾厚山頭是主峰,主峰右前方較矮的應該是卡樓羅山,稜線一直向右側的奇萊裡山延伸。IMG_7394.jpg  

如果沒有回溯自己的紀錄,我幾乎想不起上一次走這段路的情景了。不過,這次的視覺享受實在撼動我心,實在太賞心悅目,我想,許久許久之後,這樣的藍與綠還是會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IMG_7395.jpg

IMG_7396.jpg

IMG_7397.jpg

IMG_7399.jpg

IMG_7400.jpg

IMG_7401.jpg

IMG_7402.jpg

IMG_7403.jpg

 

10:55,終於登頂!奇萊南峰,海拔3358m,行政區劃屬於南投縣仁愛鄉,百岳十崇之一。IMG_7405.jpg

IMG_7406.jpg

IMG_7409.jpg

IMG_7424.jpg  

 奇萊南峰頂有著360度的絕佳展望,加上這一日晴空萬里,視線可說是無遠弗屆。前排是合歡群峰,中排左側是白姑群峰,最後側是雪山,雪山主峰往左延伸的西稜、西南稜和往右的聖稜線都很清晰。順著合歡群峰稜線往左緩下,便是號稱全台最美公路的台14甲線,畫面最左側公路下方的開墾區應該是梅峰農場。IMG_7408.jpg  

稍微放大梅峰IMG_7423.jpg  

白姑山系IMG_7419.jpg  

IMG_7427.jpg  

再往左便是守城大山,下方是清境農場。埔里與霧社也隱約可見。IMG_7425.jpg  

稍微放大合歡群峰,這樣後排雪山的稜脈也清晰多了。IMG_7426.jpg

 

畫面正中央(左側有崩壁)的是合歡東峰,往右延伸便是小奇萊,由這兒可前往奇萊主北稜線。IMG_7417.jpg   

這張是上一張再往右延伸。前排最左便是合歡東峰,向右經由小奇萊,下至最低鞍的黑水塘山屋,往上爬至右側最高尖尖的山頭便是奇萊北峰。奇萊北峰往中後延伸,先是屏風山,再來畫面正中央便是南湖和中央尖山。IMG_7410.jpg  

放大上一張中間的部分。前排右側是屏風,中央北一段的南湖、中央尖,北二段的無明、甘薯、鈴鳴都好清楚。認出鋸齒連鋒和畢祿山了嗎?IMG_7414.jpg  

畫面再往右移,這是奇萊群峰,稜脈從最左側的奇萊北峰、主峰、卡樓羅山、奇萊裡山,一路向南峰延伸。IMG_7415.jpg  

跟奇萊主北合影,我好懷念在主北稜線上漫步的那個早晨,和在稜線山屋欣賞的美麗黃昏!IMG_7411.jpg

IMG_7413.jpg  

 這是往左側南方望去,右邊是深崛山,中央尖尖的是能高主峰,左側是能高南峰。中排應該是干卓萬群峰,最後排的玉山主北東也好清楚,玉山往左延伸,應該是馬博橫斷。IMG_7420.jpg  

 在山頂拍照混了超過半小時,風越來越透,雖然曬著太陽,但只要不動,便覺得漸漸發冷。11:26,我們移到下方幾公尺處的軍事設施遺址,剛好有個凹洞,我們躲進去避風,煮熱水吃中餐。IMG_7429.jpg  

這兒有過去建築物的遺跡,和許許多多的疊石。IMG_7431.jpg

IMG_7433.jpg

IMG_7436.jpg  

回望山頂。IMG_7430.jpg  

12點,才依依不捨的下山。IMG_7441.jpg

IMG_7442.jpg  

正午時分,回望山頂時剛好是順光的方向,這樣飽和的色彩簡直讓人迷醉!IMG_7444.jpg

IMG_7447.jpg

IMG_7452.jpg  

爬得要死才上升的高度,似乎毫不費力便下來了。但我們還是維持著慢速度,我想慢慢體會大山的滋味。IMG_7448.jpg  

往東望,木瓜溪谷南側,雲層慢慢開始聚集。IMG_7449.jpg  

回望奇萊主北和卡樓羅,再往下不遠,主北稜線便將隱身在山後。IMG_7453.jpg

IMG_7454.jpg 

看一下前方的南華山,這是我們隨後要去的地方。IMG_7455.jpg   

順光的色彩比逆光漂亮多了,日頭大時便是這樣,轉個方向,往往便有不同的感受。IMG_7456.jpg

IMG_7457.jpg  

IMG_7460.jpg  

這張剛好把南華山(能高北峰)、能高主峰,能高南峰的稜脈看得很清楚,南華山和主峰間的鞍部便是南投和花蓮的縣界,也是後來能高越嶺的新越嶺點。我們隔日將造訪那兒的光被八表碑。IMG_7461.jpg  

整座山頭只剩我們兩個人,我和伙伴的山旅之行中有過幾次這樣的經驗,每次的感受都很不同。這次,則是玩得很開心!IMG_7462.jpg

IMG_7463.jpg

IMG_7469.jpg  

12:39,回到叉路口。結果下山到這兒只比由這兒上山時快了7分鐘。。。IMG_7472.jpg  

前面要下切至塔羅灣溪溪谷再往上爬,爬回稜線後往右可回天池,往左是往奇萊裡山、卡樓羅山、奇萊主峰的方向。之前上山時沒有紀錄到這個重要的岔路。IMG_7474.jpg  

溪底,有殘雪但沒水。這兒便是天池山莊旁能高瀑布和塔羅灣溪的上源,最後將匯入濁水溪。一旁有小小空地可供紮營(南峰下營地)。IMG_7475.jpg  

爬坡IMG_7476.jpg  

回到稜線上往東望,雲海漸漸成形。IMG_7479.jpg

IMG_7480.jpg

IMG_7482.jpg  

13:11,回到天池。IMG_7484.jpg  

回望南峰的方向作為道別。接下來,又是新的路程了。IMG_7485.jpg  


 

IMG_7446.jpg  我的伙伴看似柔弱,但在需要的時刻,總能擔起原本該在我身上的擔子。而我,也只能記錄下這樣的身影作為回報。感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18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