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846.jpg  回程時,遇到一位80多歲的老者,腳步輕快,神采奕奕,相較之下,我反而更像是垂垂老矣的那一個。無論能活多久,我衷心祈求上蒼,在有生之年,讓我能夠持續行走。讓我也能在老時,踩著過往,數歷史的足跡,數前人的足跡,還有,那個苦苦挽留青春的自己的足跡。

 


 

 

2014.01.25

從南華山回到天池山莊,天色尚早,終於有機會一覽新天池山莊的全貌。IMG_7704.jpg  

 天池山莊的前身是1918年9月完工的能高檜木御殿(供登山客住宿休息,一旁有能高駐在所),1930年霧社事件時被焚燬,1931年重建。二戰後,變更為台電的天池保線所,也提供登山客住宿,1986年又失火焚燬,1993年再度重建。現在的新天池山莊則是於2011年重建,2013年完工。(上圖是1930年以前的能高檜木御殿,下圖是1931年改建的,圖片取自林務局網頁)

3.jpg  

 

日治時期,山莊前的能高越嶺道比現在的海拔稍低,道路通到能高檜木御殿大門下方,要爬一段階梯才能進門(對照舊圖的上圖)。雖然階梯不在了,現在的天池山莊仍保有舊的階層和駁坎。對照一番,我們紮營的地方應該是以前能高檜木御殿下方,階梯的附近。IMG_7705.jpg  

我們的小帳篷旁,一整排山社的制式化大帳。兩相比較,他們堪稱豪宅,我跟伙伴說『住那真好,至少換褲子時可以站著』。IMG_7700.jpg  

山莊前一棵枯木看起來跟上方舊照中能高檜木御殿大門前的枯木神似,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棵?IMG_7708.jpg  

根據日治時期的舊資料,在1924年能高越嶺決定改道後,海拔2860m的能高檜木御殿因為比新的越嶺點(能高鞍部,現在的光被八表碑)還高58m,所以曾被考慮廢棄,另在改道降低100m處闢建山屋。但消息一出,引起登山界群起反對,這才保留下來。讓大家珍惜而不肯放棄此處的是什麼呢?站在山莊前遠望向能高主峰和南峰片刻便不難瞭解,這樣的展望就是這兒最珍貴的資產。IMG_7709.jpg  

山屋雖然客滿,但報名登山社的山友自有山社準備吃喝,所以廚房反而空蕩蕩的。我們參觀完新山莊,決定不蹲在帳篷邊煮食,大大方方的進到廚房利用一下新設施。光就水源充足,而且廚房中便有洗手台和水龍頭這點,便是我住過的山屋中最棒的!IMG_7711.jpg  

先喝了熱茶,接著,5點半左右,來到山莊二樓陽台欣賞夕陽。有這樣的景觀,難怪當初日本人要如此費心維護這裡的山屋。IMG_7726.jpg

IMG_7728.jpg

IMG_7734.jpg

IMG_7742.jpg

IMG_7750.jpg

IMG_7736.jpg  

晚餐後,我們還是逗留在廚房泡茶,山莊的夜晚熱鬧滾滾,兩位莊主彈著吉他帶著山友唱唱跳跳。我記得山莊改建前,我第一次來這兒時,吃完晚餐便累到癱軟躺平,相較之下,現在已經比較適應山林生活,但還是比不上這群山友這般精力旺盛。IMG_7765.jpg  

這一夜,星光依舊燦爛。IMG_7779.jpg  


 

2014.01.26

一早,幾乎是被凍醒的。整個帳篷內反潮,內帳外帳都濕淋淋的,睡袋的邊緣也有點潮濕。帳篷外側與背包結了一層霜。IMG_7790.jpg  

實在太冷,我們把自己包得緊緊的,躲到山莊廚房吃早餐。一直摸到天色大亮,稍微回溫,才到屋外活動。這是早上7點多的能高展望,清澈、無雲。IMG_7792.jpg  

7:13,出發前往這趟行程的最後一站,光被八表碑。此時的氣溫是-2度。IMG_7793.jpg  

往鞍部的這段越嶺道平緩好走,用散步的速度,4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

出發後不久,回望天池山莊方向,這是海拔3311m的深堀山,山莊便在他的山腰。山名是來自日本總督府對深堀大尉的紀念。1897年,日本陸軍大尉深崛安一郎為了瞭解能高山區,率領13位隊員由霧社入山冒險探勘,隊伍在接近中央山脈主脊時失蹤,被判定因公殉職。IMG_7803.jpg  

越嶺道腰繞南華山一路向南,接近鞍部時,能高主峰矗立在眼前,他前方牛魔角狀的卡賀爾山,在這個方向看,實在傳神。IMG_7808.jpg

IMG_7812.jpg  

視線轉西,這是守城大山,前方便是過度開墾的清境農場。一層薄雲把天空隔成兩半,雲的上方清澈,下方,則像是鎖在一層厚厚的水氣之中。IMG_7818.jpg  

大約8點,我們到達能高北峰和卡賀爾山之間的鞍部,海拔約2800m。這兒不僅是南投縣和花蓮縣的縣界,也是濁水溪和木瓜溪的分水嶺。鞍部的東側是木瓜溪的上游支流丸田溪與檜林溪,西側是濁水溪的上游支流塔羅灣溪和布卡桑溪。IMG_7847.jpg  

能高鞍部不僅是登山客行走能高越嶺道的越嶺點,也是東西輸電線路的越嶺點。從鞍部往北往南華山的方向望,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座座的電塔在這兒越過中央山脈,串起這道電力的萬里長城。IMG_7832.jpg  

為了紀念這段東電西送的偉大工程,1953年,東西向輸電線路完工後,台電便在這兒立了這座光被八表碑。由當時的總統蔣中正提字,一面寫著「光被八表」,另一面是「利溥民生」。此時有幾塊磚崩落了,希望快點有人來修復。

IMG_7838.jpg

IMG_7844.jpg  

 

天氣大好,我們在碑前短暫逗留,賞景拍照。IMG_7825.jpg

IMG_7830.jpg

IMG_7833.jpg

IMG_7835.jpg  

從鞍部東望,這是木瓜溪流域的層層山巒。IMG_7849.jpg

IMG_7853.jpg  

從鞍部西望,是守城大山和清境農場。IMG_7864.jpg  

從鞍部南望,稜脈由卡賀爾、能高主峰,再往左轉向南峰。IMG_7862.jpg  

從鞍部北望,是前一天造訪的南華山(能高北峰)。IMG_7855.jpg

IMG_7858.jpg  

西北方向,山腰上一條清楚的腰帶,便是能高越嶺古道。IMG_7866.jpg  

這個叉路口便是能高越嶺的越嶺點。伙伴和我站在往光被八表碑的小徑,前面的路便是能高越嶺道。在伙伴左側,叉路左轉往西,可回天池山莊,通往屯原。右轉則往東,通往花蓮的銅門。IMG_7857.jpg  

這是被放在叉路口附近的器物,不知名,作用也不明。IMG_7859.jpg  

我們約於8:20左右啟程,9:08,回到天池山莊。IMG_7869.jpg

IMG_7874.jpg

IMG_7876.jpg

IMG_7877.jpg

IMG_7878.jpg

IMG_7880.jpg  

 

回到山莊,原本打算盡快啟程,但帳篷實在太濕,只好再耽擱,趁著日頭高掛曬乾帳篷,順便把剩下的食物煮光吃掉,省得還要揹出去。IMG_7887.jpg  

吃飽喝足,最後巡禮。IMG_7881.jpg  

IMG_7882.jpg  

 

和莊主還有za adventure的Sam與他的朋友合照紀念。

IMG_7892.jpg

IMG_7894.jpg

 

一直打混到11:30,才終於啟程下山。IMG_7895.jpg

IMG_7896.jpg

IMG_7899.jpg  

11:36,能高瀑布,位於濁水溪上游支流塔羅灣溪的上源,總落差約200m,分為三層。其上源便是奇萊南峰下營地旁的溪流。

IMG_7903.jpg

IMG_7904.jpg

IMG_7905.jpg

IMG_7906.jpg

IMG_7909.jpg

IMG_7913.jpg  

天氣變陰了,這一日的鐵杉少了光影,看似便少了些元氣。IMG_7919.jpg

IMG_7921.jpg

IMG_7930.jpg  

IMG_7960.jpg  

IMG_7923.jpg

IMG_7929.jpg

IMG_7933.jpg  

 

11:50,回望天池山莊。山莊下方一大片崩塌,希望日後對山莊不致有影響!IMG_7937.jpg

IMG_7944.jpg  

12:04,能高稜線上已是厚厚一層雲。箭頭指的,便是鞍部和光被八表碑。IMG_7953.jpg  

IMG_7959.jpg  

12:05,再度回望在鐵杉林中的天池山莊。IMG_7954.jpg  

IMG_7970.jpg  

12:29,10.5k-11k間的木橋,山壁滲下來的水在橋下形成水潭,水源清澈可用。IMG_7977.jpg  

 

12:38,10k大崩壁。IMG_7986.jpg  

IMG_7990.jpg  

13:00,8.5k-9k間有山壁滲下來的水源,有山友在這兒取水煮食。我們小休。IMG_7996.jpg  

一位帶著兒子爬山的大哥來打招呼,說曾看過這個部落格,認出我們。這裡的紀錄是為自己和伙伴,但有人願意看,還是開心。我惦著要合影紀念,卻忘了請問尊姓大名了。

IMG_7997.jpg  

 

路旁有工人整地、鋸掉妨礙通行的林木,一位大姊在一旁生火幫他們煮大鍋麵。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林務局的包商,負責維護能高越嶺古道。大姊說,真的太辛苦,太難賺了啊!IMG_8002.jpg  

IMG_8008.jpg

IMG_8009.jpg

IMG_8014.jpg

IMG_8018.jpg  

14:03,6k大崩壁。IMG_8029.jpg  

崩壁之後,是5k-5.5k間的高繞段。往下看可以看見原路徑的廢棄吊橋。IMG_8033.jpg

IMG_8035.jpg  

14:36,高繞結束。伙伴站的方向是原路徑,由左側碎石路高繞。IMG_8036.jpg  

IMG_8038.jpg  

14:48-15:18,雲海保線所,大休。

IMG_8043.jpg

IMG_8053.jpg

IMG_8054.jpg

IMG_8062.jpg    

16:10,趁著老人家停下來賞景時,終於追上這位80多歲的長者。一路都看著他走在自己之前,就是趕不上他的腳步。老爺爺80多歲了,年輕時的工作便是在山裡,從而漸漸愛上爬山。IMG_8063.jpg  

往屯原登山口的之字坡,和一進登山口的大崩塌,畫面中央山谷中的聚落,應該是廬山。IMG_8065.jpg

IMG_8072.jpg  

IMG_8078.jpg  

16:47,終於回到登山口。IMG_8080.jpg  

在登山口附近看夕陽,這一日還算爭氣,好在沒有摸黑。IMG_8081.jpg

IMG_8082.jpg  


 

IMG_7735.jpg  我很喜歡這樣自己慢慢走的旅程,有時間細細咀嚼,把每個風景,都好好的放進心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c18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