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很瞭解這座山了,但每一次舊地重遊,都還是能捕捉到不同的景致,不同的顏色,而有不同的感受。雪山,便是這樣令人著迷的一座山。
2014.05.25
這趟行程,是6月底南二段的行前訓。前一晚夜宿南山時,連續兩次超過4級的地震,嚇得我們一夜難眠,好在路上只有零星落石,交通並未受阻。考量到縱走的天數長,難免會遇到各種氣候狀況。因此,即使梅雨季已然開始,而且出發前便知道這兩日午後下雨的機率頗高,我和伙伴還是決定照常上山,磨練磨練雨中重裝的能力。雪山來過多次了,已經有過詳細的紀錄,這一篇,就簡單的留個春天的相片。
8:40,登山口。值勤的志工剛好是雪豹的小雙。我和伙伴6月底將跟他帶的團走一趟南二段,這次剛好先打聲招呼。
一路上,陸續會看到這樣鮮嫩的粉紅,提醒你現在是充滿朝氣的春。應該是志佳陽杜鵑吧,但他應該是3月開的花?!
10:02,2k,七卡山莊大休。10:31出發。
七卡之後已有涼意,加上襯衫稍微保暖。天氣一直陰陰的,濕氣頗重,感覺隨時就要下雨。
11:30,經過這棵位於2.9~3k間的二葉松。我很喜歡這棵老樹,之前的紀錄也特別提到過他。
大約3.3k處,應該已經是可以遙望南湖與中央尖的開闊處,但雨水開始落下,全無展望。我們收相機,穿雨衣,開始雨中苦行。
到達哭坡觀景台時,雨勢不小,窩在觀景台下躲了一陣雨後繼續上哭坡。接近東峰處,風停雨歇,我們一時高興,也確實需要喘息,於是拿出爐具煮熱水。哪知水還沒燒開,大雨又落下,只能撐著傘收拾。這一路,因為不能拍照,我們到達三六九山屋的時間比上一次少了一個小時,不過,總體來說,還是太慢,慢到連一位一隻腳是義肢的山友都超我的車。
我們原本打算隔日摸早黑上主峰,近中午時回到三六九,中午下山。但推測明天的天氣仍將在午後開始下雨,如果照原計畫,下山的路程又將在雨中度過。加上剛從圈谷下來的山友傳來花況不佳的消息,我和伙伴於是決定隔日不上主峰了,我們要趁著下雨之前,好好賞景,慢慢下山。
在廚房煮晚餐時遇到雪霸的志工二哥,在雪山遇過他好幾次了,有次下山把相機落在登山口,還是他幫忙送回台北的。
原住民協作志平和土蜂,在廚房窩久一點,總能學到不少東西,甚至吃到嚮導專屬的好料!
二哥的好料,有紅酒和伏特加還不算稀奇,難能可貴的是那兩只高腳杯。(沒入鏡的還有義式咖啡壺和整包的咖啡粉)我擔心引發高山反應沒敢沾酒,伙伴則很開心的接受了二哥的分享。謝謝他!
把山社的隊員餵飽後,才是領隊嚮導們吃飯喝酒的私人時間。不管熟識與否,大夥兒自然的圍個圈,拿出個人私藏的好料,或蹲或坐,交換在山裡的心得。這樣的畫面總讓我覺得溫馨,你很難讓不爬山的人瞭解,這比在大餐廳中吃客牛排更為享受。但7月底去過一趟日本爬山,見識過日本的山屋後,只能說,我們的山屋水準,還有好大好大的進步空間啊!
天色漸暗,雲層仍不停翻滾,這一夜,我知道不必等待星空,早早上床入睡。
2014.05.26
因為早已決定不上主峰,睡到5點多才起床迎接日出。三六九山莊最大的優點,就是面向東方,只要走出門,聖稜、四秀、南湖、中央尖在眼前排開,跟你一起迎接每天的第一道陽光。
在三六九看過多次日出了,每一次都很精彩,每一次都很不同!
山屋旁的草坡在2014年1月20日曾經失火,相片中仍不難看出災後的痕跡。
7點半左右,山屋空蕩蕩的,山友們幾乎全攻頂去了。我們吃完早餐,邊曬衣邊收拾裝備。昨日淋了雨,很多衣物和裝備還是濕淋淋的。這樣的感覺很悠閒,很愜意。
大約8點,啟程下山。
出發之時,雲層已慢慢圍繞著四秀,開始堆積。
回望三六九旁草坡,可以看出往黑森林的之字形路徑便如同防火巷,靠山屋的這一側燒得光禿,另一側則得以倖免。
回望甘木林山,此時的圈谷應該還沒起霧吧?上一次上雪山時,我在圈谷的冰雪中失足,之後想起那一瞬間,仍會心悸,冒冷汗。這趟行前我一直想,再度站在當時失足的地方時,會是什麼感覺呢?會不會退縮?會不會害怕?等待下次再感受了。
飄動的雲霧、時隱時現的光影、初開的紅毛杜鵑,還有各種深深淺淺的綠意,這些元素不停變化,交織出變幻莫測的美麗景象。從三六九山莊至雪山東峰這2公里多的路程,是這一日行程的精華所在。
大約9點,三六九方向已是雲霧飄渺。
9:13,接近東峰,已經看不到山頭。雲聚得好快。
四秀也只剩品田露臉。
在東峰前休息,煮熱飲補充能量後繼續前進。
10:23,哭坡頂。觀景台上大隊人馬是復興高中的學生隊伍。
10:40,哭坡觀景台小休。哭坡已經隱身霧中。
11:03,每次都會拍一下這棵位於3.6k的高山櫟。
12:11,到達七卡。煮水午餐,13:07,啟程下山。
14:00,回到登山口,巧遇翔馬的林大哥和郭大哥正要帶隊上山。以前跟過許多次翔馬的團,承蒙林大哥許多照顧,郭大哥更是在四秀行程中教導與陪伴我們許多。好久不見了,真高興能遇見他們!
我慢慢地學會不貪心,再怎麼訓練,我都不會是攻山頭的料。對我來說,能按照自己的步伐,能揹著相機,按下快門,已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