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心裡輕輕地向眼前的秀姑巒山道別。中央山脈第一高峰巍巍聳立,山腰上彷彿可見隊友們登頂中的堅毅身影。儘管目標在前,儘管豔陽高照,但我的身體疲倦,關節疼痛,鬥志全無,心中的白旗早已高高掛起。我想,而立之年總是勇敢暴衝的你如果知道過了不惑的我竟是如此退縮與早衰,一定會搥胸頓足、懊惱泣血!但現在的我只能,也只想慢慢走了。來不及的,走不動的,就下次吧!只是,下次的我,會比現在再少點青春,再缺點熱情。那麼,為什麼下次會是比現在更好的時機呢?真想念你啊,那個不把希望寄託在等待,總想辦法實現夢想的,年輕的自己!
2014.07.01
早餐後,來到山屋東側等待日出。厚厚的雲層壓在天空,日頭像是掙扎著想要突破枷鎖,但一陣絢麗的金黃後,還是被雲層收起了光芒。我所期待的金色草坡落空,有點小小的失望。
今日,隊伍拆成兩小隊,前段班先出發,走完大水窟山後續走秀姑巒山。領隊小雙則帶著後段班,走完大水窟山後便直下中央金礦山屋。經過了許多討論、掙扎與考量,我和伙伴加入了後段班。其實,即使沒有這些討論、掙扎與考量,結果也是一樣,因為後段班根本是為我們而設的。
6:00,前段班帶著無線電對講機出發。那時,後段班仍好整以暇的在大水窟邊,故作優雅地,希望洗去這幾天來的風霜與狼狽,留下不同的身影。不得不說,領隊小雙除了是專業的登山嚮導,也極具模特兒的架勢。
約6:40,終於收拾好行囊出發,這是南二段行程中最晚出發的一天。捨去一座山頭,換取玩樂、賞景、攝影、徐行的時間,很是值得(但也不是全無哀怨的)。
6:49,大水窟與八通關古道(往南營地)岔路口。雲層有點厚,感覺草坡上少了點陽光,便少了點翠綠。
回望大水窟山屋。這是我的山行生涯中最愛的山屋。除了濃濃的歷史味讓人幽然神往,寬廣草坡中的紅色小屋已是極致,屋旁那一池水再添夢幻,更別提四周百岳名山圍繞的無敵視野。我也很愛南湖山屋,但相較之下,圈谷畢竟是稍微阻絕了山屋的視野。
山屋西北側,往大水窟山途中,還有一個小水窟(第二張相片左側),目前乾涸。看這天空的態勢,天氣只怕要有變化了。
向南望,幾天來走過的路程盡在眼前。等會兒爬到大水窟山頂,應該可以看得更清楚。
夏天是高山的花季,有這樣繽紛的色彩妝點山容,男子漢一般的大水窟變得妖嬌與柔媚。
中央是南大水窟,前一天在雨中登頂,很是磨人。左後是新康山,右後便是南二段群峰。
畫面中央是米亞桑溪的溪谷,這也是清晨看日出的方向。米亞桑溪將與南側來自達芬尖山的塔達芬溪匯流成樂樂溪,再注入秀姑巒溪。
7:57,好大一棵圓柏。走近一看才知道是好多棵長在一起,互相合抱。這樣互相保護,便難怪他們比其他孤單的圓柏更繁盛與翠綠。
從海拔3280m的山屋到3642m的大水窟山,需上升360多公尺。上升幅度並不大,又是一早剛出發,理應駕輕就熟,但走來還是覺得氣虛。忘了在那個點,小雙看著山頭說「嗯,再10分鐘」,但之後我硬是又走了無數的10分鐘。
越接近山頭,越多圓柏的枯木與倒木。由此至大水窟山頭、秀姑坪,直至秀姑巒山,應該是台灣面積最大的圓柏林。
8:29,路徑從大水窟山東北側大崩壁旁繞過。崩壁與白木林所帶來的肅殺之氣與視覺震撼,馬上把大水窟山變回鐵錚錚的漢子。
8:34,接近山頂,從高處看南二段群山的感覺跟剛剛很是不同。
接近9:00,大水窟山,海拔3642m。山頂是一片寬廣空地,沒有明顯的高點,沒有基石。這是我和伙伴的第40座百岳。
我們在山頂小休,補充行動糧。我細細的數著山頭,在心中畫出這幾日的行進軌跡。行程第二日曾在向陽北峰往這兒看,如今回望,硬梆梆的山頭融入了自己的汗與淚,整個畫面像是充滿了情感,剎時顯得柔和與生動。南二段群峰啊,我在這兒與你們道別了。
從大水窟山看玉山,中央的主峰與東峰幾乎疊在一起,右側的北峰與北北峰像是駱駝的雙峰,左側是南峰。
9:15,再出發。我們要先越過前方的大水窟北峰,下至北峰與秀姑巒山間的秀姑坪,前往白洋金礦山屋。
這是隊友雅玲和協作阿B的身影。後知後覺的我一路上只覺得他們特別談得來,後來才知道他們是一對戀人。南二段行程結束後半年,傳來的他們的婚訊,不久,又傳來雅玲待產的消息。爬山爬到嫁給協作呢,真是好妙的緣分!祝福他們。
遙望玉山群峰。還沒過中午,山頭已經漸漸沒入雲中,今日的雲起得好早。
接近大水窟北峰時回望大水窟山東北側的崩壁。這崩壁應是源自米亞桑溪的向源侵蝕,從這一側看,更顯得怵目驚心。鹿野忠雄於1931年攀登大水窟山時的紀錄已有提到這個「暗褐色」的崩壁,可見這個侵蝕由來已久,而且還會持續下去。那麼,大水窟山的山頭會不會有一天消失不見呢?我操著無謂的心。
10:27,接近大水窟北峰(海拔3623m)。前方便是這次失之交臂的秀姑巒山。
越過大水窟北峰後,放眼所及是更明顯的圓柏林和倒木。死亡的軀殼仍在,但也不用悲傷,因為周遭已滿是新生。
越過大水窟北峰後,終於又有個角度可以再見大水窟山屋最後一眼。再會了,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再來。
陡下秀姑坪。這一大片圓柏倒木應是源自數百年前的森林大火,雖然年輕的一代已經接棒,但是圓柏的生長極慢,這輩子,我們是看不到他們高大茁壯了。如果可能,真希望百年之後,我的靈魂的眼睛也能化為天上的星星,能時時俯瞰這裡。希望能看到大水窟山頭永遠安在,秀姑巒與大水窟間的圓柏蔚然成林。
11:21,秀姑坪,海拔3530m。小休。前段班隊友的背包卸在這兒,他們應在登頂秀姑巒的途中。我們在這兒倒乾水壺中來自大水窟,混著水鹿臊味的行動水,等會兒在白洋金礦山屋,便有甘甜的荖濃溪水可喝了
接近中午,玉山群峰的山頭都是雲,看來今日是免不了午後雷陣雨了。
12:50,我和伙伴、雅玲、阿B先出發往中央金礦山屋,領隊小雙留下等著接應前段班的隊友。出發時,小雙在屋外熟睡,我們刻意大聲喧嘩地宣示啟程,以為他心裡一定有數,哪知他後來抱怨「要走時也不說一聲」。我很佩服這般一躺便熟睡的功夫。
從白洋金礦到中央金礦山屋,需下降近600m的海拔高度。一開始荖濃溪水像是就在身邊奔流,但旋即便越切越深。而我們,雖然是較為平緩的下降,但還是讓我的膝蓋吃足了苦頭。
雲層越來越厚,才過中午,但陽光根本透不下來。幸運的是,我們一路下降高度,直至中央金礦山屋,雨水都沒落下。後來前段班的隊友說,他們從秀姑巒下山,一踏進白洋金礦,大雨便嘩啦嘩啦狂洩。這麼說來,我沒去秀姑巒真是正確的決定,否則以我的龜速,勢必拖累隊友淋雨。
15:30,就在膝蓋幾乎廢掉的時候,中央金礦終於到了。海拔2863m。這一晚,山屋還有為其他隊伍補給的兩位協作,和一位獨行山友。這是我們在第一晚的嘉明湖避難山屋後,第一次遇見其他人類。
我和伙伴利用流經山屋下方的荖濃溪的冰涼溪水好好的梳洗了一番,這種暢快,真是人生一大享受。不久之後,前段班的隊友也一一平安歸來。
即使能清楚的畫出行走的軌跡,對於這樣的自己,到底是如何能一步一步走過,我仍感到不可置信。 好在有這些相片,否則,日子久了,會以為是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