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爬山呢?不是像登山家George Malloryg說的「因為山在那裡」,而是~我真高興我在這裡!
2020.04.03
這一天的行程很短,我們只要從布新營地移動到桃源營地,隔日再輕裝往返新康山。因為時間充裕,加上前一日一趟布拉克桑山累翻了,於是,嚮導們讓大夥兒睡到飽才出發。不過,在山上所謂「睡到飽」,也是6點就起床了。
這是隊友拍的日出,早上整裝打包行囊是我一天中最緊張忙碌的時刻,我完全沒留意到這美麗的一刻。
6:49,大致都拔營完畢了,嚮導叮囑大夥兒穿上雨褲,以免露水沾濕褲子。
7點,背包準備上肩,夥伴仍是一臉睡意。(我看起來應該更慘)這時的氣溫仍低,冷得令人發抖。
約20分鐘,布拉克桑與新康叉路口附近,太陽出來了,身體也暖了起來!
從這兒回望布拉克桑山,真是迢迢長路啊!
前進的方向,今、明兩天的目標就在眼前,給自己最直接的鞭策(或打擊)。這一日得翻過的連理山西峰(從很接近山頂處腰繞)像堵高牆,令人忍不住嘆氣,但看到最後像是高掛在天邊的新康,就覺得這一日的確是莒光日無誤!
7:47,路徑從崩壁旁略過,踏點都很安全穩固,只是視覺的震撼比較大。(白框相片來自隊友,感謝他們)
前方隊友回拍我們的角度看起來更驚險。
經過崩壁,天氣越來越好,小休脫掉雨褲。
南二的方向,好想念往拉庫音溪山屋的那片草坡!
8:37,3055峰小休。
昨夜大雨,帳棚都濕淋淋的,趁著小休的片刻,嚮導也把握時間曬起帳棚。
協作阿升,個頭很小,但很能揹,又有耐心押後陪走,很難得!我和夥伴在不久後戴起頭盔時,聽到阿升喊了聲「是你們喔」,才認出他是前一年能安的4位協作之一。夥伴在能安摔倒,幸虧有頭盔護住額頭,只斷了鼻梁,撿回一命,這段往事很難讓人忘記。
上上下下,林子都好美,但隊友的腳程極快,重裝的押隊嚮導和協作又緊跟在身後,讓我連停下來拍張相片都覺得不太好意思。
9:37,連理山西峰營地,海拔約3074m。小休。
接下來腰繞連理山西峰,路徑狹小而且向外傾斜,又不時有植物擋道,走來戰戰兢兢。一個踉蹌後決定戴上頭盔以策安全。
10:48,又幾度上下之後,平坦小山頭小休,此處海拔約3070m。照地圖標示,這一帶應該可見1945年三叉山山難的飛機殘骸,但舉目所及並未發現。
休息點後,開始一段長陡下。
降到海拔約2825m處,終於見到路徑旁大量的飛機殘骸。
沒有停下腳步細細探索,簡單拍照記錄後繼續前進。
非常喜歡走在林中的感覺。
陡下,很小心步伐。
12點多,估得出到達營地的時間了。很想慢慢地、自在地拍幾張相片,請押隊嚮導和協作先走,說我們隨後便到。隊伍隨即揚長而去。
其實一點都不難的石瀑區,怎麼動作如此笨拙?!
遠遠看夥伴跨倒木像是卡住一般,在心裡取笑她一下!
忘了自己腿更短,結果卡更久。
才「單飛」幾分鐘,發現嚮導小雙默默等在前頭。是啊,負責任的嚮導不會放心讓隊員自己走的,尤其我們有過受傷的紀錄。於是收起玩心,跟上腳步。
巨木身旁,總是忍不住駐足仰望。
12:47,下降至今日的最低鞍--連理山前營地,也就是山友口中的桃源營地,海拔2700m。這兒是從布新到新康唯一有水源的營地。
營地有上下兩層,腹地都不大。上層有山友午睡中,應該是休息後還要繼續前進的,我們多走幾步路往下層。
下層營地,稍早抵達的隊友已經晾起帳棚了。腹地真的不大,就只有搭我們4頂帳棚就滿了。
卸下裝備後,2名隊友、2位嚮導和協作組成揹水隊,帶著大夥兒的水袋、大大小小的空水壺下切溪谷取水,沒有餘力的我們則留守、搭帳。經過昨天的練習,今天倒是一下就完工了。
安頓好這兩晚的窩,整裝、休息、曬曬鞋襪...結果揹水隊耗費一個多小時才回來。辛苦他們了。
記錄一下我這幾晚的烏龍,充氣枕頭漏氣,充氣睡墊間隔爆裂,讓我夜夜不得安眠。從沒想過上山前要檢查一下睡墊,上了一課了!
這一個下午很悠閒,大夥兒吃的吃,睡的睡,晃一晃,再散散步。山中時光本該如此消磨!
隊友還揹了椅子,太強!
兩位領隊爬到高處用衛星電話聯絡了留守,帶回了明日鋒面靠近,午後可能變天的消息。其實出發至今,每天的氣象預報都不好,我們每天都抱著「可能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的忐忑,因此,看到這些灑落在林間的光影,格外覺得幸福。
森林中,嚮導做起針線活,閒適愜意,怡然自得!
才4點多,肚子餓了!
十年山行,待過不少營地,桃源營地應該是最棒的!
擔心隔日的雨勢,隊友們嘗試利用被丟棄在營地的破塑膠布搭設天幕,但塑膠布破損太厲害了,沒有成功。
4點半,終於盼到小廚房開工!
很幸福的午後!
這一日,約行走6.44k,費時5小時48分(含休息),上升約海拔489m,下降約863m。看這高度起伏,實在很佩服新康之後,還能再爬回嘉明湖避難山屋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