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舊照,深深感慨去日苦多啊!
到過飛鳳山一帶3次,趁著這次完成飛沙縱走一併整理記錄。
第一次,2010.09.22,觀日坪古道上,飛鳳山步道下
這一次揹著單眼,但應該是體能差,走得累,沒拍什麼相片。
這趟只摸到飛鳳山的基石。飛鳳山,海拔423m,省府地政處測量局三等控制點S151號,民國84年3月立。
原來夥伴10年前爬山是這樣的裝扮啊!
第二次,2018.03.17,跟上次一樣從觀日坪古道上,飛鳳山步道下。
這一次已經學會記錄軌跡,對離線地圖、山頭與基石比較有概念了。
石壁潭山,海拔402m,三等三角點NO.100。
我的體能還是差,而且揹不太動單眼相機了,只用隨身機隨意拍。
中坑山,名列小百岳之一,海拔465m,二等三角點NO.1050。
這時還沒有勇氣嘗試飛沙,只往後探探牛欄窩山。往牛欄窩的路徑清楚,但有幾段路要撥一下草,很濕滑,印象中走得膽顫心驚的。
牛欄窩山,海拔463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夥伴的登頂照糊掉了)
中坑山往牛欄窩的人跡稀少,但回到飛鳳山步道就像公園一樣熱鬧了。
從相思崖眺望。
第二次拜訪飛鳳山。
飛鳳山步道都是好走的石階。
這一趟O形約8.6k,費時4小時25分,上升約582m,下降約583m。(最後地圖的藍色路線)
第三次,2021.02.05,飛沙縱走
這一趟與eway哥一起走飛沙。7:30從台北開車出發,9點多抵達觀日坪古道入口。因為大家都去過飛鳳和石壁潭了,所以沿產業道路再向上,直接從觀日坪古道的中線切上飛鳳山步道的相思崖。
一路都是樹根或石頭路爬坡。
9:55,前方平台上有簡易涼亭。到這兒主升段就算結束了。
接上飛鳳步道,再跟觀日坪古道的主線會合,這一帶就很多山友來來去去。
10:12,觀日亭。
從觀日亭前遠眺,前排右方的山頭就是牛欄窩山了,櫻花林那一帶有幾間很漂亮的木屋。我們稍後會經過櫻花林上方前往牛欄窩。
先前往中坑山。
10:21,第二次拜訪中坑山。
緊接著前往牛欄窩。櫻花林後,路徑由果園上方穿越。這一路,只要是這樣好展望之處,都可以發現捕鴿網被拆下的痕跡。
印象中要撥草又濕滑的路變得很好走。是路變了,還是人變了呢?
荒草中的石器駁坎顯示過去這兒是有人生活的。
10:48,第二次拜訪牛欄窩山。
繼續前進,一路下坡。
11:15,從竹36線道出來,馬上又進入馬路斜對面的山徑。
11:24,下橫坑山,海拔470m,三等三角點NO.88,這是飛沙縱走中最高的山頭。
荒煙蔓草中有磚造的蓄水池。以前這一帶是什麼樣子呢?
11:48,雞寮坑山,海拔468m,台灣省政府頭前溪水源保護區界石NO.19,民國72年立。
雞寮坑旁就是顯伯公廟了。
我們在廟前大休,午餐。這兒很棒,有水、廁所、好展望和美麗的櫻花。
正在廟裡拜拜的3位阿伯很熱情送給我們剛拜完的祭品當點心。
12:20,繼續行程。櫻花樹盛開。
接上線道竹25後先往返方向走一段,尋找十六分山。
13:19,十六分山,海拔350m,總督府圖根補點。
回竹25往回走,接上下一段山徑。這一帶應該很久沒下雨了,路徑旁植物都快乾死的感覺。
14:01,南何山,海拔376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4:14,南何山南峰,海拔365m,三等控制點。
一直趕,幾乎沒什麼拍照。
高壓電塔。
14:25,又接上馬路。好在有熱心山友釘了鋁梯,不然我還不知怎麼爬上去。一旁民宅的老婆婆說原本應該有兩個梯子的,一個被人偷走了。
爬上梯子後一段陡上,會經過台電的高壓電塔,建有纜繩索道,工程進行中。
14:51,沙坑山,海拔398m,三等三角點NO.4169。
沙坑山旁涼亭小坐兩分鐘便繼續前進。
往二確山的路鋪有石板,應該是規劃過的步道,但久未維護了。
遠望山的另一邊,這民宅風景真好,被果園、櫻花、落羽松圍繞。
往二確山的路要在一片橘子園中拉繩陡降一小段。
陡降時被3大1小的4人小隊超越了,在二確山請他們幫我們拍下此行唯一的合照。15:24,二確山,海拔330m,殖產局三角補點。
繼續在橘子園中穿梭,往義確山。
4人小隊揚長而去前,寒暄兩句,才知道揹著小孩的這位不是媽媽,而是阿嬤!!哇,小孩有9公斤重,真是體能超好的阿嬤!這小鬼一路吃,一路睡,對著我們笑,也超級配合。
橘子紅了,嘴好饞。
15:45,義確山,海拔397m。原有基點遺失了,有熱心山友在樹上設了標示。
繼續前進。
16:11,經由產業道路進入往大肚山的山徑。
結果最後這一段往大肚山的路徑是這一日最難的,有鬆軟路徑陡下、有崩壁。
感謝這指標一路導引。
累極了,一段下坡後看見前方山頭得爬,忍不住哀嚎。好在路徑很好走,一下就上去了。
這張是從前一張照片的點回望。黃昏的光線令人感到舒服。
最後爬坡中。
16:45,大肚山,海拔201m,土地調查局圖根點。
16:58,終於抵達大肚山登山口,完成飛沙縱走,比我們預設的時間還早。
登山口就在大馬路旁,有大片菜園。
在馬路對面7-11打電話請當地計程車行來載我們回飛鳳山登山口開車,車資250,很方便又划算。
這一日約行走15.934k,費時7小時44分(含中午休息),上升約839m,下降約855m。
左上角的藍線是第二次的軌跡,紅線則是這次飛沙縱走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