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茫茫時該怎麼辦呢?就先耐心點,專注腳下就好吧!
2019.07.28
早上4:30起床,風很大,正慶幸沒下雨時,雨水又唏哩嘩啦落下。5:00早餐。
早餐後留在餐廳最後確認行程。這一日原本要經過五竜山莊,翻過五竜岳,前往キレット小屋住宿,但考量到天氣和這一路許多危險的岩稜,有點猶豫是否走到五竜山莊就好。剛好山屋有長野縣山岳遭難防止對策協會的安全人員進駐,跟他們請益了一下,他們也很贊成我們的決定。(我們在唐松岳頂上山莊遇到2位長野山岳遭對協的人員,到五竜山莊後也遇到1位)。
確認縮短行程後,便不急著出發了(地圖上前往五竜山莊的時間只要兩個多小時)。在餐廳等待風雨小一點時,昨晚遇見的館野太太又來打招呼。她和老公要下山了,把一些沒有吃完的行動糧、自己釀的梅酒都留給我們,還留下電話,說如果有任何需要,都可以找她。在這種環境下遇到同鄉,真的好開心,謝謝館野夫婦。
山屋窗邊的晴天娃娃稍微發揮了力量,8:30左右,風雨稍微緩了些,我們開始整裝準備出發。
行前沒忘跟唐松岳頂上山莊的地標拍張紀念照。
8:45,往南邊五竜岳的方向出發。
一開始的這一段名為「牛首鎖場」,是比較困難的岩稜地形。但踏點都很清楚,危險處也有鎖鍊,即使在這種天氣,走來並不覺得害怕。只是路徑上還是有浮石、較大的落差,得小心為上。雨一直沒停,沒法拿出相機,我和夥伴只能用手機簡單記錄幾張地形。
10:09,到這兒岩稜地形差不多告一段落了,這塊牌子是給我們反方向行進的人看的,寫的是「從這兒開始是岩場」。
霧好濃,能見度不佳,John哥和如子姐過地形的速度比較慢,我們小心保持著能看見彼此的距離。
岩稜結束後,路徑兩側開始有植被了,地形沒那麼危險了,雨也慢慢停了,約10:40~11:00我們找了地方大休20分鐘。
11:08,大黑岳,海拔2511m。從海拔2620m的唐松岳頂上山莊到這兒,路徑趨勢是一路向下。
從大黑岳一帶應該可以看見像下面照片中五竜岳壯闊的身影了,可惜這一日霧太濃,什麼都看不到。(照片取自JTB出版的「北阿爾卑斯北部」山岳書籍)
大黑岳後,會繼續向下一小段到海拔2393m,這是整個後立山連峰的最低鞍,之後便要開始向上爬至白岳。沿途各式各樣的小花盛開,即使天氣不好,倒沒影響到我和夥伴賞花的興致。
11:26,這兒差不多是最低鞍了。
接下來要從最低鞍往上爬到白岳,相較之前,這一段可以說是康莊大道了。雨停了,終於可以把相機拿出來透透氣。
沒有景可賞,好在有花可拍。
從最低鞍開始爬坡。這一帶的土石是赭紅色的,很特別。。
比起黑岳之前的岩稜,這段路真的好走許多!
12:24,抵達白岳,海拔2541m,應該是有三角點的,但白霧茫茫,便沒費心尋找。這邊也是遠見尾根與後立山連峰稜線的交會點。遠見尾根會向下通往白馬村的白馬五竜滑雪場,這是最接近五竜岳的上山路徑。
在山頂迎接我們的是雷鳥媽媽和寶寶們!
尋訪了一番,沒有發現白岳的三角點,就站在高處拍張照作為登頂紀念吧!
12:50,五竜山莊,海拔2510m。
登記住宿後,先買碗泡麵當午餐,再加上館野太太留給我們的罐頭,還是非常豐盛的。
這一日多了半天的休息時間,得以好好記錄這座臨時收留我們的山莊。這是隔天出發後從五竜岳的方向拍的,可以看出山屋就位在五竜岳和背後白岳的鞍部,下方也有少少的營位。
大門。這是隔天準備出發時拍的。門內就是飲料販賣機,看門口的回收就知道生意之好。
屋後的水塔和通往白岳的路。
這是自炊室,我們在這兒煮水泡麵。
乾燥室,多虧這兒,雨衣雨褲又回復乾爽。
另外有放背包的地方。如果背包濕了或是髒了,就不要拿上床了。
寢室和走廊,我們剛好4人一格。
接待櫃臺。
每間山屋都有出自己的專屬T恤,看這T恤上的文字,當然是不買不行啊!
付費的充電插座。
一定要有的晴天娃娃!
五竜山莊沒有網路訊號,但還是有提供即時的氣象資訊。但因為沒有訊號,我們想要聯絡原訂的這兩日的住宿山屋都沒法如願。
晚餐和隔天的早餐。
晚餐後的餐廳備有熱茶,可以慢慢喝個茶,聊聊天。
喝完茶到屋外看看,看來不用期待星空了。
這是後立山連峰的地圖,紅圈是三座主要的山頭,藍圈是我們住宿的四間山屋,我們從右上方的八方尾根上山,左下的柏原新道下山。這一日行走的是紫色路段。
這一日行走約3.378k,上升約185m,下降約292m,費時3小時57分(含休息),大約是表訂時間的兩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