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3889.jpg  我靜靜地看著綠地中的紅屋頂,邊細細地咀嚼著內心的悸動,邊想著自己曾在何時有過這樣的感動。幾次這樣的經驗後,終於能夠體會,繁華易逝,煙花易冷,而真正的永恆,卻往往隱藏在看似蒼涼的荒野之中。

 


 

 

2013.07.07(日)

前一晚睡得挺好,也許是預防措施得宜,總在夜裡發作的高山反應並不明顯。入夜後曾到屋外如廁,星光燦爛,水鹿在一旁坡地上徘徊,黑暗中我們只看得到牠們透著光亮的雙眼,可惜牠們並不近人。

早上賴到6點才起床,山屋已經空了,之前陸續摸黑出發的隊伍竟然都沒把我驚醒。6:18,屋外的溫度計顯示著5度的低溫,山屋周圍仍籠罩在黑影中,帝王之山獨自享受著溫暖的朝陽。IMG_3857.jpg   

我們慢吞吞的吃完早餐,再慢吞吞的收拾裝備,之後,又好整以暇地在屋外散步,等到終於準備出發時,已經有隊伍攻完主東峰回來了。IMG_3863.jpg

IMG_3864.jpg

IMG_3867.jpg

IMG_3870.jpg

IMG_3876.jpg

 

8:09,終於把背包上肩,出發。為了減輕重量,我和Mei這次都沒有帶攻頂小背包。這一日,我們兩人把一日所需的裝備一起裝在一個大背包中,輪流背。IMG_3877.jpg   

這一日的行程,我們將從山屋後南湖溪的水源旁爬到上圈谷,穿過上圈谷後先爬東峰,之後從主東鞍部的寒原來到主峰,再返回下圈谷的山屋。這樣走一遭,一般隊伍約4-5小時足矣。(相片攝於南湖北峰)IMG_4236.jpg

 

沿著山屋後水源旁的步道往上爬,由上圈谷西北方的缺口進入。隨著高度變化,回頭看下圈谷的感覺也有些微的差異,但總歸一句,都是美。IMG_3880.jpg

IMG_3882.jpg

IMG_3886.jpg

 

高度夠高後,整個下圈谷便一覽無遺。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寬約400公尺,山屋處海拔約3388公尺,與3740公尺高的主峰有400多公尺的落差。跟上圈谷一樣,缺口朝向西北方,南湖溪的水在山屋水源地之後成為伏流,再由此缺口離開圈谷。IMG_3887.jpg

 

缺口的南側,是南北走向的南湖大山主峰。他的西側陡,面向圈谷的東側較為平緩。往缺口外仔細瞧,在眼前一字排開的,便是雄偉的聖稜線。由相片中也可以清楚看出由上圈谷流向下圈谷的南湖溪的乾溪溝,在上、下圈谷中,南湖溪水只在山屋後一小段流出地表,成為山屋的水源,其餘都在地下成為伏流。IMG_3891.jpg

 

缺口的北側,則是南湖北峰。北峰和往東北峰延伸的稜脈,像是被刀硬生生剖開一般,沿著刀痕傾洩而下的,便是我們前一天進入圈谷的碎石坡。IMG_3890.jpg

 

把這有著200多公尺高度差的碎石坡放大瞧瞧,可以清楚地看出陡峭的路徑,進出圈谷的難度不言可喻。難怪登山者如果在下到圈谷後遭逢變故,往往無力即時撤出。(Mei攝於上圈谷)IMG_3917.jpg   

出發後約半小時,我們進入上圈谷。上圈谷多岩屑的地形,與充滿綠意的下圈谷截然不同。IMG_3893.jpg

IMG_3898.jpg  

我們走得極慢,頻頻回首。從下圈谷到上圈谷,像是進入了不同的世界,再加上那像被硬剖開的碎石坡,在這裡,你的心會被大自然那鬼斧神工的偉大力量不停地震撼著。IMG_3902.jpg

IMG_3904.jpg

IMG_3905.jpg

IMG_3906.jpg

IMG_3907.jpg

 

看似荒蕪的上圈谷其實充滿生機,不用刻意仔細尋找,便會發現各式各樣的小花在路徑旁向你招手。我們邊走邊拍,像是遇見老朋友般,貼近他親切寒暄,再用快門挽留他的身影。短短一段路,好長的時間後,我像是醒悟到什麼似的,跟身旁的Mei說「這樣下去,走到天黑我們都走不完啊!」Mei微笑頷首,我們趕忙搜尋Candy的身影,只見她與「老朋友」像是有說不完的話,難分難捨。IMG_3903.jpg

 

這些高山花卉我幾乎都不認識,回來後翻了圖鑑,還是有些沒有解答,只能日後再補。

尼泊爾賴簫IMG_3900.jpg

不知名IMG_3901.jpg

不知名IMG_3908.jpg

感覺像玉山金梅,但沒把握。IMG_3909.jpg

南湖柳葉菜IMG_3913.jpg       

這個嘛。。。。。IMG_3915.jpg  

早田氏香葉草

IMG_3936.jpg  

 

沿著南湖溪的乾溪溝穿越上圈谷,接著,要從圈谷南側碎石坡爬上主東鞍部。IMG_3912.jpg

IMG_3916.jpg  

路徑有變化時,看到前人留下的疊石,心情便會篤定不少。IMG_3920.jpg

IMG_3921.jpg  

一小段圓柏森林後,我們將與上圈谷告別。IMG_3922.jpg

IMG_3931.jpg

IMG_3932.jpg

IMG_3940.jpg

 

9:26,寒原岔路。IMG_3941.jpg

IMG_3942.jpg

IMG_3945.jpg

 

拍照的位置,是從上圈谷的來時路(路標寫著往南湖山屋),繼續下切和平南溪(大濁水南溪)乾溪溝,是往馬比杉山的方向,我們將左轉,往南湖東峰。我覺得這路牌可以多一個往右側,標示出往南湖主峰的路徑。IMG_3947.jpg

 

寒原岔路口,也是觀賞上圈谷的最佳地點。上圈谷的大小應與下圈谷相當,北側多岩屑,南側有綠意,東側是由東峰向東北峰延伸的稜脈,西側的草坡把他與下圈谷相隔。南湖溪的乾溪溝蜿蜒其中,由西北側的缺口流向下圈谷。不像下圈谷有著山屋這般的人工設施,上圈谷呈現的是完全原始的氣味。面對他深呼吸,彷彿還嗅得到冰河的流芳。IMG_3943.jpg

IMG_3944.jpg

 

9:30,沒有休息,我們轉往東峰。由寒原岔路至東峰,是500公尺的碎石路。IMG_3948.jpg

IMG_3949.jpg

IMG_3950.jpg

IMG_3951.jpg

 

南湖東峰是板岩地形,登頂的南向坡是順向坡面,大片板岩的岩面構成平直的坡形由山頂傾瀉而下。這段路乍看簡單,但嚴格說來,路徑在大片碎石中不算明顯,有幾個點的碎石滑動得很厲害,行走其中,切記戒慎恐懼,這一失足決不是像溜滑梯那麼簡單。IMG_3952.jpg

IMG_3953.jpg

IMG_3954.jpg

 

傾瀉而下的板岩坡面,下方是和平南溪的河谷。IMG_3955.jpg

 

腰繞路到底,左轉向上。有過在雪山圈谷墜落的教訓,這段攻頂之路對我來說,實在是步步驚心。IMG_3957.jpg

IMG_3958.jpg

IMG_3959.jpg

IMG_3960.jpg  

10:05,南湖東峰,海拔3632公尺,這是我和Mei的第34座百岳,Candy的第20座。這山頭也是宜蘭縣南澳鄉、花蓮縣秀林鄉和台中市和平區的交會點。IMG_3975.jpg

 

雪山圈谷的意外後養了好久的傷,直至一年後寫這篇記錄的此時,我仍幾乎天天想起失足的那一剎那。原以為自己的山林之行會因此劃下句點,沒想到還能站在這樣的山頭,我們像是四周的群山都在為我們喝采似的,不停變換姿勢,很騷包的,拍了一堆登頂照。IMG_3961.jpg

IMG_3962.jpg

IMG_3963.jpg

IMG_3964.jpg

IMG_3966.jpg

IMG_3969.jpg

IMG_3970.jpg

IMG_3972.jpg 

IMG_3981.jpg  

在山頂補充行動糧。其實沒什麼平坦的腹地可供休息,但我們在這兒待了好久。IMG_3976.jpg

IMG_3977.jpg   

原本晴朗的天空開始風雲變色,山雨欲來。如果不是擔心午後雷陣雨,這場山、雲與藍天的大秀,實在是場太棒的視覺饗宴。IMG_3967.jpg

IMG_3968.jpg

IMG_3973.jpg

IMG_3974.jpg

IMG_3979.jpg

IMG_3982.jpg

 

10:45,下山。IMG_3983.jpg

IMG_3984.jpg  

看得出右轉有路嗎?看不出吧。遙遠的下方的獸徑,都比右轉的路徑明顯許多。「下山時看到枯枝上綁著橘色布條,一定要記得右轉」,前兩日遇到的父子小隊對我們耳提面命的,便是這個點。他們從東峰下山時,一不注意便錯過這裡,直到驚覺下切太深,才又爬回找路,浪費許多力氣。不夠明顯的路徑加上板岩碎石地形,無怪乎前一晚友隊嚮導再三提醒我們,趁著上午天晴,先東峰後主峰,一旦起霧,一定要放棄東峰。我不敢想像在濃霧中走這段路的窘境,已經有太多的迷途事件在此發生。IMG_3985.jpg

 

向下比向上危險,我們小心翼翼,緩慢前進。IMG_3987.jpg

IMG_3988.jpg

IMG_3990.jpg

IMG_3992.jpg

 

雲之舞越來越精彩,但這也表示,後半段的主峰行越來越不妙囉。我們的步調太慢了,稍微有經驗前輩一定看不下去。但這些年的山林之行,我越走越慢,卻越來越覺得愜意,慢慢的放棄了攻山頭的念頭。就此時,那怕只有片刻,我只想變成山裡的孩子,什麼也不懂,只要好好的享受這一刻。  

IMG_3994.jpg

IMG_3996.jpg

IMG_3998.jpg

 

11:20,回到寒原岔路。IMG_4001.jpg

 


 

IMG_3956.jpg

在東峰和主峰間的寒原涵養的水源,將匯聚為三條大河。一條沿這碎石坡而下,成為和平南溪,與起源於東峰、東北峰、北峰乃至五岩峰北側的和平北溪會合後,在花蓮縣秀林鄉的和平村入海。第二條是南湖溪,流經上、下圈谷,再與中央尖溪、合歡溪會合後,成為大甲溪,注入德基水庫。第三條便是陶塞溪,由此奔馳28公里後,他將和小瓦黑爾溪匯流為大沙溪,在天祥注入立霧溪。

我想起不久之前,我曾站在清溪吊橋上許下重回南湖的心願。此時此刻,也忍不住向著陶塞溪奔留的方向呢喃著。滾滾溪水啊,請代我向老而彌堅的九梅吊橋,和彷彿用盡全身力氣抓住你的兩岸的清溪吊橋問候。當你經過他們底下時,請抬頭望望。即使滾滾奔流,你也一定感受得到來自一旁山中,由美麗的蓮花池而來的那份祥和與靜謐。20年前,年輕的我曾在那兒度過一夜,那是我第一個山中的夜晚。沒想到當年無心種下的種子,會在好多好多年後發芽,為如今的我醞蓄強大的能量。

arrow
arrow

    cc189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