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台北的可貴之處,絕不是在他的政經地位,而是這樣繁榮的都市身後,竟然有這樣豐富而多采多姿的秘密花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是我最常小練腿力的地方。週末不能出遠門時,只要有個半天的好天氣,便能充分享受「入山」的感覺。其中的三大步道系統--大屯山系、七星山系、擎天崗系都已經混得滿熟悉了,很多拍了甚至沒看過的舊照,在這一篇一次整理。
在陽明山群峰中,最常拜訪的是大屯。原因除了大屯山系的面天山就是我窗外的風景外,還有就是每年秋天,這裡就是台北的最佳賞芒處。
2012.10.21,大屯主峰
大屯主峰因為是開車可以直達山頂的山頭,每年中秋之後,無論平日假日,山頂總是滿滿的人,滿滿的車,還有一字排開,綿延不絕的腳架。
2014.10.15,大屯主峰
還有就是一字排開的面天、大屯西、南峰。這個季節總會抽空上來瞧瞧,沒有腳架和黑卡,就從攝影人龍的縫隙中隨意按個快門。
這個季節,從大屯主峰到大屯坪的路徑,就是名符其實的芒花大道。
大屯不是只有秋天美,盛夏時節更是氣象萬千。
2013.08.12,大屯主峰
從淡水上陽明山,巴拉卡公路是既方便又美麗的路。途中還可以看到三芝一帶的海邊。這一日,天氣太好,破例在路旁臨停,拍張相片。
2012.09.23,尋找中正山
從大屯南峰往中正山的路徑,因為沒走過,當越走路徑越不明顯時,隨即折返。(防水相機的戲劇效果,相片的色彩很有趣,但口味太重了)
2015.05.03,中正山
2012.05.18,七星池
七星山是台北市第一高峰。登過七星的人不少,但有緣見到有水的七星池的人就不多了。七星池真正是個池的日子,比向天池還少。池邊的綠地毯是大金髮蘚,美極了!
2014.10.19,冷水坑往七星公園
2012.06.30,冷水坑→七星主、東峰→小油坑
這一日是跟著雄哥和一群山友嘗試陽明山東西大縱走,從風櫃嘴進,走完頂山、竹篙山後,再從擎天崗下冷水坑,接著上七星東、主,然後就投降了,下小油坑後直接殺去竹子湖吃土雞。
2012.08.21,小油坑→七星主、東峰→冷水坑
這一趟帶了20幾個14歲的孩子,包了遊覽車從小油坑上,冷水坑下。原以為面對不愛運動的小孩,自己應該是游刃有餘的,沒想到還是被海放。臭小孩在山頂等得不耐煩,還請路過的山友傳話給我,「不快點我們要先下山開車囉」。。。。。
這一日,有颱風逼近,海拔1000m左右的雲有著3000m的氣勢。
2015.01.02,小觀音西峰
相較於大屯和七星,小觀音山就沒那麼大眾化了。
前方山頭就是小觀音山,這次只有順著稜線小走一段,沒到小觀音山。
反方向回望,可以看到淡水河出海口。左邊山頭是面天,右邊可能是菜公坑山。
2013.11.30,金包里大路(魚路古道)
靠擎天崗的魚路古道段也是秋季賞芒的好去處。
魚路古道上遙望金山,這一趟來得有點遲,已經是芒花季的尾聲了。